奥奕咨询

企业反舞弊,时代新课题

来源:奥奕咨询  作者:Kevin  时间:2021-03-08
近日网络上关于企业内部贪污受贿、虚假瞒报的新闻层出不穷,某短视频企业、某大型保险公司纷纷中招,同时各家企业持续发布对舞弊案件的处理结果,也显示了企业对打击内部舞弊行为坚决的态度。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行业与新兴行业迎来高速发展时期,伴随而来的舞弊现象也在企业中愈演愈烈并日益严重暴露出来。
 
2008年,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共同印发《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其中第42条规定企业应当建立反舞弊机制,坚持惩防并举、重在预防的原则,明确反舞弊工作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有关机构在反舞弊工作中的职责权限,规范舞弊案件的举报、调查、处理、报告和补救程序。企业至少应当将下列情形作为反舞弊工作的重点:(一)未经授权或者采取其他不法方式侵占、挪用企业资产,牟取不当利益。(二)在财务会计报告和信息披露等方面存在的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等。(三)董事、监事、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滥用职权。(四)相关机构或人员串通舞弊。
 
随着我国企业逐渐规范化、成规模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启企业内部整顿,加强企业反舞弊工作的力度。2015年,阿里巴巴、碧桂园、美的、顺丰、万科等来自不同行业的知名企业共同设立中国企业反舞弊联盟。截至2020年1月3日,中国企业反舞弊联盟会员数已经增长至465家,且各地也逐渐建立企业反舞弊协会。然而尽管各企业已逐渐重视企业反舞弊工作,加强企业内部整顿力度,但由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缺口、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原因,员工不诚信行为、舞弊行为仍屡有发生,给企业造成极大损失。
 
企业开展经营活动,面临着多变的经营环境和各种不确定因素,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建立完善的反舞弊机制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内控内审团队应当对公司的营运控制、财务控制、合规控制进行全面测试,对于发现的内控问题要求各部门定期整改,并进行跟踪。
 
建立一个反舞弊机制则需要企业从建立基础、了解风险和漏洞、以及制定和实施方案入手。建立基础是指在企业整体层面上,建立符合反舞弊要求的文化、政策、人员和架构,这是任何企业实施反舞弊的首要和必经的步骤。识别风险是找出有可能发生在本企业的舞弊事件,包括会在什么业务环节发生、涉及什么部门和岗位,舞弊的手段具体是怎样的。内控人员对总结出的事件清单为基础,评估时间发生的风险性,并按风险高低对事件排序。最后对于识别出的风险提出应对策略,责成有关人员按照策略下的规划,制定具体行动方案。
 
企业内控和反舞弊的目的是从维护公司安全的角度,避免因内部成员(包括股东、高管及其他员工等)的舞弊行为,出现公司利益受损害的情况。企业内控和反舞弊职能旨在通过内控体系的建设,从机制上、制度上对舞弊行为进行有效的隔绝和预防。随着企业认知到内控和反舞弊是需要深入企业各个运行环节的,越来越多企业趋向于将此类职能岗位进行一定程度的合并,共同有效整合资源。常见的有设置内审监察中心,下设审计部、监察/廉洁/稽查二级部门,部分企业还会将风控/内控职能归于审计部。
 
综上,企业的内控和反舞弊工作是应当融入在企业运行各个环节的一项系统性工程。因此企业针对舞弊现状,如何在职能、架构、机制层面进行重塑和调整,如何进行有效的制度设计和管理,是新的市场经济时代中的新课题,值得长期思考和探索。